1.组织学概念及临床表现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指发生于浅表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脂肪、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肌肉组织层的肿块。其病理分类异质性强,包括恶性、良性和肿瘤样病变。常见的良性肿块有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腱鞘囊肿、腱鞘巨细胞瘤及纤维瘤等;恶性肿块有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及滑膜肉瘤等;肿瘤样病变有血肿、脓肿、异物性肉芽肿及异常肌束等。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常见疾病,发病率约3/1000,可在体表触及,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恶性软组织肿块不足1%。由于良、恶性比例悬殊(100∶1),恶性软组织肿块早期因发生概率小、恶性生物学行为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而进展期肿瘤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使患者失去手术机会,需要结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性治疗。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浅表软组织肿块活检,制定诊疗方案及提高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影像学诊断
浅表软组织肿块在触诊中即可发现,表现为皮下大小不等的肿块,可伴有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但是触诊受临床医生的工作经验影响,无法客观评估肿块的位置深度及其周围浸润情况。针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组织学特性,适用的影像学手段主要有超声和磁共振。
磁共振虽然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清晰显示肿块的细节及不同成分,但受高磁场限制,不适用于有体内金属植入物患者,且磁共振机器也不适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加上该项检查价格昂贵,亦不适用于短时间重复动态检查。而高频超声可显示的浅表软组织肿块,在检查过程中可兼具临床触诊功能,这是其他影像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超声检查重复强、操作便捷、可实时动态显像、价格低廉及经效比高,均是目前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首诊优先选择的优点。
3.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
高频超声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浅表软组织解剖结构:皮肤、皮下组织(脂肪、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肌肉、肌腱腱鞘及韧带。针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能清楚显示肿块物理性质、大小、形态、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目前,有研究表明恶性肿块常与深筋膜关系密切,但Marchi的大样本(216例)研究却未能得出类似结论,他认为下肢的浅表恶性软组织肿块发生概率大于其他部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仅凭常规超声检查难以对浅表软组织准确定性。
此外,肿块软硬程度是临床医生判别肿块良恶性的标准之一,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定性、定量地辅助临床医生客观判定肿块的质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但超声弹性成像受到肿块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重复性差,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局限性。
4.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块
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方式决定其与良性肿瘤微血管灌注方式不同,由缺氧及炎性因子构成的恶性肿瘤微环境可促使其微血管增生,通过肿瘤细胞与间质共同构成血管生成拟态。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血流成像上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价值:恶性肿块血流检出率往往较良性高,且血流信号更丰富,但其仅能检测直径100m的血管,难以准确反映肿瘤微血管灌注情况。超声造影是利用对比剂微泡背向散射的原理,对组织进行血池成像,可显示直径40m的微血管,对肿块血供的微循环改变更敏感。
与磁共振、CT增强所用的间质间隙或细胞外间质对比剂不同,超声造影是血池对比剂,对肿瘤内部微血管的微循环更敏感,可全面评估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目前超声造影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如肝脏、肾脏、胰腺以及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等,但目前超声造影应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国内外研究较少。
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定性诊断方式,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Loizides等研究了54个病例,将其分为4种增强方式,P1:无增强或周边假包膜增强;P2:周边区增强;P3:不均匀增强伴无增强区和或条带状增强;P4:整体均匀高增强。其研究结果表明,当肿块直径≥3.3cm,位置在深筋膜下,P2或P3增强模式时(不均匀增强),对诊断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较高,敏感性89%,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88%。
吴梦洁等在Loizides增强模式基础上将P3进一步细化为P3a(肿块内散在点、条状增强)、P3b(肿块内密集的条带状增强)及P3c(肿块呈整体非均匀增强,存在充盈缺损),研究表明P3c模式对诊断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较高,敏感性70.4%,特异性69.2%,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52.9%。
在P3c/P4组合增强模式诊断良恶性时,特异性升至84.6%,阳性预测值升至89.5%,表明大多数恶性肿块为不均匀增强。DeMarchi等提出7种增强方式:P1:无增强;P2:周边区增强;P3:稀疏纤细的条带状增强(宽度<2mm,数目<5/切面;P4:条带状增强(宽度>2mm,数目>5/切面);P5:网格样的粗细不等的条带状增强;P6:伴有无增强区的不均匀的整体强化;P7:均匀的整体高增强。
研究结果显示,肿块所处的深度、增强模式、强化时间被认为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的因素,但肿块大小、与深筋膜对良恶性鉴别意义不大。当P6模式、快速增强(≤11s)联合诊断良恶性时,阳性预测值74%、阴性预测值60%、敏感性70%。李硕等对44例软组织血管瘤进行造影,其超声造影具有较显著的特点,造影增强方式呈“慢进慢出”,周边首先强化,并呈现向心性增强,整体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与实质性脏器肝脏内血管瘤相似。
虽然以上研究普遍显示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效能,但造影增强模式分组不同,良恶性肿块增强模式仍然存在交叉,且定性诊断欠缺客观性,受检查者主观认知与经验影响,普适性受限;恶性肿块中肿块的大小、位置等因素等对肿块增强模式影响未得到深入研究;目前超声造影只对浅表血管瘤进行了研究,较为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如脂肪肉瘤等的增强方式仍需归类总结。
超声造影的定量参数是从时间—强度曲线提取的,主要包括: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及平均度越时间等定量参数。袁征等运用时间-强度曲线的各参数定性分析54个病灶,结果显示对鉴别软组织肿块良恶性有意义。但国内外其他学者,如Loizides团队、DeMarchi团队及吴梦洁等的研究中却未得出类似结论。他们认为各种类型肿块间的定量参数重合较大,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鉴别良恶性没有显著意义。因此,浅表软组织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是否具有鉴别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检验。是否在剔除与恶性肿瘤定量参数重叠较大的良性病变,如炎性肿块、创伤后肉芽肿等可依据临床病史诊断的病变后,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能否进一步提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5.展望
超声造影作为常规二位超声的补充,可在肿块的大小、位置、周围浸润情况的基础上,从微血管灌注角度体现良恶性软组织肿块的生物学特点。目前,其增强模式已显示出这项技术具有提高超声鉴别诊断浅表良恶性软组织肿块的潜能,但恶性浅表肿块的大小和位置对增强模式的影响以及不同病理类型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仍需进一步细化研究。此外,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能否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仍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