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徐州仁慈医院脊柱科再次利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名76岁的胸椎压缩骨折患者完成智能微创椎体成形术。这已是仁慈医院脊柱科一周多时间完成的第9台骨科机器人引导下椎体成形手术。
手术机器人以智能机械臂为基础,仿照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施术步骤,进行椎体成形术定位以及骨水泥植入,让手术设计精准指导手术实施,开创了脊柱外科新时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构成。它能根据术前规划路径,自动调节进针角度、确定定位点,并智能自动寻找。该项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减少透视次数以及手术风险的发生。”骨科大主任、仁慈医院业务副院长介绍说。患者是家住邳州的76岁孟大爷,一个月前,老人在家搬重物时摔倒,疼痛严重不能活动,在家卧床一月没有缓解,被家人送来徐州仁慈医院治疗,经检查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指征明确,需要进行椎体成形术。
与患者及家人进行沟通后,考虑到患者已76岁高龄,本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还患有老年人的一些基础病,手术风险较大,张冶医生手术团队联合内科、麻醉科展开术前讨论,谨慎评估手术安全,确定利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方案,并制订最优化手术步骤,确定了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充分复位,预防骨水泥渗漏发生,术后预防感染等一系列措施。6月22日,孟大爷的椎体成形手术进行。手术医生先安装3D导航机器人示踪器,透视定位胸12椎体,行3D成像,模拟胸12左侧椎弓根穿刺,在定位点做一长约0.5厘米切口,通过导航机器人套筒于胸12左侧椎弓打入导针,直至到达椎体后1/4处,更换骨水泥工作套管,通过置入的骨水泥注入器在透视下缓慢注入填充约2ml骨水泥,待初步凝固后再次注入2ml骨水泥,确定椎体高度恢复且无明显骨水泥外溢,最后取出骨填充装置。手术不到1小时顺利结束。6月24日,术后两天,恢复良好的孟大爷坐在床边收拾,准备出院回家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医生精确定位植入物或手术器械,尤其对微创术式、高风险区域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此外,它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基于机器人的操作流程,仅需要在术前、定位导针进入后、螺钉进入后等3个环节获取图像,X射线辐射总量大幅度降低。在获取图像过程中,机器人手臂稳定把持器械和植入物,医护人员无需暴露在X射线区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X射线损害。徐州仁慈医院2019年11月中旬引进江苏省第二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5个月时间骨科9个病区共完成机器人引导下手术131例,包括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经皮钉棒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加压螺钉固定,以及舟骨骨折螺钉固定、股骨头坏死减压植骨、胫骨平台骨折加压螺钉固定、跟骨距骨骨折螺钉固定、骨肿瘤活检等手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以它强大的光学追踪系统和操作稳定的机械臂,帮助骨科医生精准完成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精确度,降低了手术风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引进,代表我院智慧骨科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