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机器人的硬件,还需要强大的算法和软件的支持。”12月27日,在由睿心医疗举办的前沿对话活动“血管介入机器人科研和产业圆桌会”上,睿心医疗CTO马骏强调,“我们把机器人和三维影像、手术规划、实时导航、人工智能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超越人手’这样的目标,构建完整的心脑血管诊疗一体化的软硬件生态。”
在圆桌会举行之前,睿心医疗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院)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成立“血管介入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并首次对外发布全新的血管介入机器人产品。
(睿心医疗CTO马骏(右一)出席签约仪式。)
睿心医疗成立于2017年,主攻AI医学影像研发及在心脑血管场景下的临床应用,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心脑血管精准智能诊疗平台。目前,在多个头部投资机构的数亿元资本支持下,睿心医疗已发展成为同行业赛道的领跑者。
血管介入机器人属于综合化医疗器械,主要应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通常包括机械装置、图像导航系统与控制系统和力反馈系统三大核心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的血管介入手术操作步骤复杂、耗时长、医生疲劳和医生受X射线辐射等问题。
据介绍,在功能上,睿心医疗研制的血管介入机器人可以支持冠心病PCI手术(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旋磨、吸取血栓等)的方案规划、操作导航、操作辅助,医生在手术室外就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手术操作;在技术上,睿心医疗引入AI的辅助,叠加在冠心病诊疗方面长期积累的的算法和软件能力,可以减少对医生操作经验、稳定性的依赖,提升手术精准度、安全性等。
而与业内已有产品更多专注纯硬件、忽视软件能力不同,睿心医疗的血管介入机器人产品拥有强大的算法和软件能力,同时具备从诊断到治疗的系统整合,能力更加完善,协同效应更好。
睿心医疗CTO马骏在圆桌会上表示,“我们在研发血管介入机器人时,并非只是孤立地想到手术机器人这一个点,而是结合公司已有的产品,冠脉智能后处理+睿心分数(RuiXin-FFR)、手术规划、血管介入机器人这样一个前后衔接、整体介入的一个生态系统。”
在近30年间,手术机器人受到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几年,得益于终端需求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手术机器人市场日趋火热,资本、巨头纷纷入局。有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10月-11月,国内就有11家专注开发手术机器人的公司完成融资。
另一方面,作为高度智能化的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不仅需要高性能,而且需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中国目前在制造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上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原材料对进口依赖度高,且整体议价能力低。
对于这一问题,马骏在会上回应称,“我们也注意到近几年来趋势的改变,包括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和尖端技术上越来越有被‘卡脖子’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在设计这款手术机器人之初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据马骏介绍,这款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机械设计、软件算法,再到一次性的手术盒,睿心医疗均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我们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它的性价比和国产化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所有核心零部件,不管是机械的设计、电机的选择还是耗材的加工,都是国产的。”马骏称。
据市场咨询及调查机构Marketsand Markets测算,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7年有望突破221亿美元,相比2018年64.6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上涨3倍多。手术机器人在其中占据约60%的份额。而在我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渗透力不足5%,待开发空间巨大。
“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将成为我们非常关键和重大的下一步。”马骏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血管介入机器人将成为手术机器人的一个新增长点,是一个巨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