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想医疗亮相《介入呼吸病学》上海创新论坛, 助力早期肺癌诊疗和AI技术转化
来源:推想医疗   时间:2021-04-22

近日,由“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创新产业联盟”及“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承办的2021“介入呼吸病学上海创新论坛”暨“胸膜腔镜辅助下早期肺癌消融术”技术标准(PAELCA)发布会在上海召开。除众多专家受邀来到上海现场参会外,会议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国内专家和学者也传递了丰富的会议讯息,全天直播超20万人次,累计播放次数近40万次,同时在线学习8万人。

图片

该技术标准由上海东方医院李强教授团队牵头,上海市科委支持完成。技术标准的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肺癌早期介入治疗的方式,提升介入治疗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使用率,最终造福更多早期肺癌患者。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胸膜腔镜辅助早期肺癌消融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置,患者的术前准备,消融设备及相关耗材准备,麻醉技术方案,消融手术操作的步骤与方法,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围手术期处理与随访。系统全面地规范了介入治疗的适宜对象,手术方案和病人随访。

早期肺癌介入治疗并非新颖的治疗方式,但治疗效果却一直受到争议,这与其适应症的选择密切相关。李强教授提到,技术标准的主要创新之一,就是严格限定了PAELCA手术的适宜人群,而这些适宜人群的选择却需要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在介入手术导航中,病灶的定位可依赖于CT等设备,但消融针的位置和范围往往只能术前模拟,无法做到术中实时选择,这也有望通过AI自动识别的消融针和组织性质的方式,术中实时评估消融的效果。

李强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在呼吸系统诊疗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除了对疾病的性质判别,对临床表型进行分类外,人工智能还将对介入手术的规划和方案设计产生巨大的提升。在医疗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AI有望通过提升早期肺癌病人的诊断准确性,介入手术消融位置的评估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预测助力技术标准的落地实施。

图片

目前早期肺癌的微创介入性根治,我们更多是靠医生的经验,依靠医生综合的判断来进行治疗路径的规划,治疗方案的设计。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把最好的医生经验汇集起来,制定治疗的路径或者治疗的方案,疗效可能会更好,更稳定。

——李强教授

图片
图片

此外,目前消融治疗方式选择较多,即使相同的治疗方式,病人的反应差异也较大,因此未来进一步摸索出不同体质的患者对不同消融方法的反应之间的差距规律具有重要价值。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可综合病人的人口学,临床表现,影像特征等信息建立疗效预测模型,发现病人特征和治疗反应之间的深层机理。从而让“正确的病人使用正确的治疗方式”。

图片

大会上,推想医疗还分享了InferScholar AI学者科研平台前沿的成果和进展。该平台是支持多模态、全场景、多病种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数据标注平台,一站式组学研究平台,还是零编程基础的深度学习训练平台。基于在肺部影像人工智能的长期积累,推想医疗可以快速赋能呼吸介入领域,将AI影像与呼吸介入完美结合,助力早期肺癌介入手术的规划和消融治疗。

而推想医疗强大的InferScholar AI学者科研平台,是理想的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研究和AI技术转化平台,公司也正在积极创新,与国内顶级呼吸介入学专家展开合作,用人工智能推动医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