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神经外科+口腔手术机器人,「柏惠维康」两款新产品明年计划上市
来源:36氪   时间:2020-12-25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行业环境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出现了能够同时符合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多方诉求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展现出一定的价值潜力。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的呢?我们邀请到了近期完成D轮的「柏惠维康」,进行访谈。

本月,「柏惠维康」宣布完成4.3亿元D轮融资,由中关村龙门基金领投,经纬中国、中信建投、新鼎资本、合音资本等基金跟投。公司表示,未来将投入至少3亿元用于“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推广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投入至少1亿元用于公司新产品口腔种植机器人的推广与合作。

「柏惠维康」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的高科技公司。团队有20余年的手术机器人研发经验,已受理发明专利近50项,软件著作权和其他专利100多项。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纪录:第一次在国内成功应用于临床,第一次在国内实现远程手术,第一款获得NMPA认证并完成 DBS 手术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二代产品步入30余家医院,两款新产品明年上市

目前,「柏惠维康」共有两款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第一款RM-100于 2018年获批。这款机器人目前已经在包含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56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今年3月,第二代RM-200取得注册证。该产品在RM-100基础上增加了诸多功能,主要包括自然光下及影像内自动快速识别、快速自动注册及实时跟踪导航、多模态影像融合处理、基于力传感器的运动控制。相较RM-100,RM-200使用更为便利,能够降低医生操作难度,提升定位精度。目前系统定位精度达到了0.5mm以内,注册过程仅用时2分钟。目前,RM-200已经在30余家医院投入使用。产品的计算机软件实现了完全国产自主化。

柏惠维康CFO聂智表示,目前公司有两款产品明年计划上市。

第一款是普及型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已经推出的两款“睿米”手术机器人的主要目标客户是公立三甲医院,定位相对高端。而该款普及型机器人定位将主要面向基层医院,为更多患者提供机器人手术服务,将提供现有手术机器人的核心基础功能,包括术中光学跟踪注册、实时导航定位等。同时,该款手术机器人将更多采用国产化的精密器件,包括机械臂等。

第二款是口腔手术机器人。依托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对临床需求的把握,口腔手术机器人于2018年启动研发。该款产品借助流程标准化、精度可视化、操作智能化,实现种植牙手术独立规划、自动定位、动态校准、力控种植。目前,该款产品已经完成产品定型,并完成临床试验。

谈及公司竞争力,聂智表示有两点。首先,公司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核心团队从1998年就开始专注于手术机器人领域,公司进入该行业也较早。其次,产品更加符合中国的临床需求。由于国内医院手术量较大,因此公司产品对手术效率关注度较高,手术的注册时间能控制在2分钟以内。同时,相较同类产品,公司产品能实时追踪患者的运动。相较于同类公司采用的激光技术路线,公司产品采用可见光技术路线。手术时间更短、能够实现多维追踪。

行业变化催生需求,机器人手术符合多方诉求

作为业内人士,聂智也从细分领域、未来发展、需求分析和行业环境趋势等角度,向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手术机器人行业的看法。

手术机器人大体可以分为主从式和自主式两类。主从式的代表产品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特点是通用性强,动作自由度高,可完成复杂操作,但是难以赋能医生,难以进行手术教学,主要是代替医生的双手。自主式的代表产品包括诸多神外手术机器人等,虽然不能完成通用性的操作,但依赖标准化的手术流程,能够在没有医生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一些术式相对简单的手术,降低手术对医生技能的要求,减少医生因素导致的手术效果差异。

谈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聂智指出,主从式手术机器人将从多孔向单孔发展,难点在于机械制造和机械控制上。自主式手术机器人目前主要关注刚性组织,未来或许将向软组织发展,难点在于软组织存在不可忽略的形变和人体的呼吸运动,因此需要依赖图像视觉和力传感器的信息的进步,进行实时定位。

手术机器人能够符合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多方的诉求。

聂智分析了手术机器人能够带来的好处。公司的手术机器人产品能够节省手术费用、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传统神外手术时长一般2-3小时,需要开颅和全身麻醉,以及大量耗材、医护人力资源配合,患者住院时间也较长,其中仅麻醉相关费用就达数千元。因此,以脑出血手术为例,单台手术就要花费2-4万元。而使用手术机器人,能够将手术时间缩短到平均半小时,且仅需进行局部麻醉,同时由于创伤仅为2mm,在耗材、住院以及恢复时间上都有很大优势,整体费用能降低30%左右。

聂智分析,手术机器人从医保端看能节省医保费用,从医院端看能提高床位周转率,从医生端看能降低手术风险和强度,从患者端看能够减小创伤、减少恢复时间,同时降低开支。因此,使用手术机器人能够较好地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

谈及达芬奇机器人面世20多年来行业增长相对缓慢的现状,聂智指出,近年来国内行业环境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望迎来发展契机。他从硬件、专家意识和患者认知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硬件角度,2013年人机协作的机械臂小型化水平第一次能够做到手术要求。五年前睿米手术机器人选型时,尚且只有进口机械臂能够满足技术要求。而近年来,国产机械臂快速发展,已经能达到相关要求,将用于公司的普及型手术机器人产品。

从专家意识角度,在过去专家对神外手术的共识之一是充分暴露,便于进行手术观察。而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进步,影像对于细小病灶的识别超过了肉眼,因此专家开始越来越依赖和相信影像。

从患者认知角度,国民的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了需求端的增长。过去患者只能依赖于医生进行决策,而如今更多人有渠道接触和了解到手术机器人带来的获益,认同并愿意主动选择手术机器人。